奔馳-辛德芬根工廠,它在汽車界的地位就好比電影界的好萊塢,是世界上較大的豪華轎車生產基地,目前共有員工35000多人,其中光它的技術中心就有8000多名工程師與設計師。每天從這座工廠里開出650輛奔馳C級轎車、1200輛E級轎車和300多輛S級轎車,其他還有CL、SLK等車型。
此次翔正國際“2018年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研修班”的學員們,來到了這座占地面積共2.9平方公里,比梵蒂岡和及摩納哥這兩個國家面積還要大的汽車制造夢工廠,所要參訪學習的,便是奔馳辛德芬根工廠大規模自動化高精生產線的啟示。
(走進如城的“辛德芬根工廠”)
1886年12月,卡爾.佛里得里希.本茨先生拿到了以汽油發動機為動力的三輪車專利,這一幕被永載史冊。29年后的1915年,辛德芬根工廠正式落成。在隨后的歲月里,它經過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,幾乎變為廢墟,頑強的德國人憑借著鋼鐵般的意志令其重獲新生。
目前奔馳辛德芬根工廠的奔馳S級,C級,E級,CLS,SLS車型生產流水線,已經成為全球各大汽車制造商們效仿和學習的對象。其被大眾所熟知的邁巴赫S級生產線上使用的沖壓車間,其實歷史較為悠久,它落成于1928年,但是卻依然進行著開卷、落料、沖壓等全過程的生產,讓學員們嘆為觀止的不僅僅是廠房的歷史及沖壓流程帶來的震撼。當此次翔正國際海外商務考察的學員們,了解到廠房建設規劃時,為了防止沖壓工序生產的巨大振動及噪音,給市民帶來影響,廠房建設之初就在廠房地下鋪墊了厚達8米的混凝土基底,并安裝了巨大的液壓油池來吸收振動,此種對于環境保護的意識,更值得我們德國考察的參訪企業學員學習。
(Therese女士為我們介紹目前奔馳的產業布局及辛德芬根工廠情況)
離開沖壓廠房,海外商務考察的學員及企業家們,在Therese女士的帶領下,走進了焊接、整車工廠,在這里我們又一次感受到了,機器人總動員演繹S級的震撼!在奔馳大規模生產線中,每輛車的生產時間僅需24小時,而奔馳可以完成每天1200輛車的生產,效率的生產模式,必然要求大批量零配件的供給,這使大數據和智能化的管控成為了保證奔馳大規模生產線的主力軍。也就是基于大數據的推測,每天早晨會把當天所需要原材料運到工廠,進行生產,而不再進行原材料和零部件的積壓,做到了用多少要多少。
參觀完工廠車間,我們來到了波奔馳博物館,在這里我們只能用紀實照片,來彌補大規模生產線不可記錄影像的遺憾。
(奔馳的前世今生)
(從未停下奔馳的腳步)
(速度,前行)